抓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 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抓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 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发布时间 :2012.02.16 来源: |
2011年,全市农业综合开发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突出开发重点,加大开发投入,注重精细管理,推进各类项目又好又快建设,为促进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新贡献。 一、主要举措 一是加大开发投入。积极做好项目储备、规划编制等基础工作,主动汇报,争取国家和省财政加大对我市的投入。通过“先建后补”和招商引资,拓宽农业综合开发投入渠道。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达1.55亿元,主要用于治理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二是加强监督检查。先后对产业化项目、部门项目进行了专项检查。引入社会中介机构,组织对2010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进行了市级验收。建立督办制度,通过限期办理事项通知单的方式,强化对县区工作督查,促进全市农发工作均衡发展。 三是加强制度管理。全面推行项目实施工作计划制度,按照项目实施流程,对初步设计、招标、验收支付等每个环节的完成时限作具体规定,强化对项目实施过程的控制与管理。制定《合肥市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农民监督员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农民质量监督员制度,督促施工企业加快工程建设进度,严把工程质量关。建立项目进度通报制度,促进各地加快项目建设。 四是加快项目建设。对设计、监理单位实行市级统一招标,缩短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时间。加强计划管理,未经批准,县乡不得擅自调整项目及工程建设内容。严格合同管理,对确需变更的工程,及时办理报批及变更鉴证手续,确保合同数与决算数一致;督促施工单位及监理按照合同规定的工期,完成项目工程建设,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标准。 由于制度落实和监管到位,当年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安徽滨湖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三年建成的目标基本实现,各级领导、政协委员和外地有关人员多次到示范区参观考察,给予充分肯定;2010年度项目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并接受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综合检查,项目建设受到省财政厅的通报表彰;2011年度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与以往年度相比,项目及工程建设进度明显加快。 二、取得的成效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11年,全市共改造了4.82万亩中低产田,建设了2.2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通过综合治理,项目区初步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新格局,为提高农业生产条件,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2011年,全市共投入5416万元, 通过财政补助和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重点扶持了肥西老母鸡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等30多个具有规模优势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壮大了企业和合作社实力,有效带动了金融机构对龙头企业的投入,促进了农民增收。 3、大大促进了农业增效,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全市农业综合开发通过整治一片土地,建设一片良田,开发一片基地,扶持一批“龙头”,搞活了一片经济,富裕了一方百姓,有力地加快了项目区农民致富奔小康步伐。据统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农民与非项目区相比,人均纯收入增加约200多元。农业综合开发给广大农民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