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财政部企业司了解到,2011年,财政企业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全年组织收入2990.62亿元,完成支出2221.85亿元。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部党组的领导下,我们全面梳理了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支持企业发展的基本思路,确立了工作的基本定位,紧紧围绕主题主线,把握宏观大局,开展专题研究,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各类企业健康稳定发展。”财政部企业司司长刘玉廷说。
密切关注关键领域,全力保障国民经济重点行业企业稳定运行。为应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2011年,企业司深入石油、电力、海运、民航、钢铁、有色、汽车、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了一批较高质量的研究报告。有些报告提出的政策建议已经形成了政策措施,对于保障国民经济重点行业稳定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为缓解我国火电企业经营困难,他们从电力生产上下游产业链入手,研究提出了包括财政、金融、煤炭市场监管等一揽子政策建议,力图远近结合、标本兼治,从根本上解决火电企业面临的突出矛盾和困难。
此外,为贯彻国务院决策部署,财政部企业司参与编制完成了《三峡后续工作规划》,提出三峡后续工作总投资1238亿元,主要通过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筹集。并会同三峡办建立了三峡后续工作管理机制,明确了资金管理体制和监管办法。这项重大政策的建立和实施,对确保三峡工程长期安全运行,促进三峡库区经济建设,保持三峡库区社会和谐稳定,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充分运用国资预算和公共预算等财税政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去年以来,财政部企业司加强了与国资委等有关预算单位的协调配合,着力构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体系,加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方向和重点的研究力度,加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条例》的立法进程。2011年,财政部会同国资委等预算单位充分运用国资预算,安排资金769.54亿元,积极推进中央企业实施内部资源整合、兼并重组、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
同时,会同工信部研究落实支持我国物联网发展的财政政策,为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投向物联网领域,促进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作为中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大决策,财政部高度重视厂办大集体改革,在调研总结东北地区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向国务院上报了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的实施方案。
去年4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针对改革方式、资产和债权债务处理、职工安置和劳动关系处理、社会保障政策等都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推动这项改革,企业司专门举办一期培训班,并编写出版了《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手册》,积极指导和推动各地制定工作方案。目前已有多半省市制定了工作方案,为全面推进这项改革奠定了扎实基础。
切实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扶持作用,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去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国内经济环境趋紧的背景下,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出现了严重困难和问题。为此,财政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刘红薇亲自带队,深入浙江、江苏、江西、安徽、海南、宁夏、黑龙江、辽宁等多个省区,分别召开东部5省、西部5省区及中部省份座谈会,全面了解企业实际情况,并于去年8月份向国务院上报了《关于支持和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高度肯定。10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明确要求研究落实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精神,去年12月,财政部又起草了关于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方案,并再次得到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目前,基金方案正在进一步细化,通过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中小企业,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大力度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有效运用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等财政政策,积极促进进出口贸易平衡和贯彻“走出去”战略。一年来,为贯彻落实中央调整外贸结构和“走出去”战略要求,大力支持稳定和拓展外需,优化进口结构,扩大进口规模等,着力发挥进口对宏观经济平衡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在进口方面,支持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以及能源、资源、原材料进口;在出口方面,坚持以质取胜,着力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鼓励高附加值产品出口。这些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外贸发展方式转变。
根据中央确定的“积极推动我国企业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等方针,去年以来,财政部大力支持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在海外勘探开发油气资源,扩大国家石油天然气储备(企业商业储备)规模,有力地保障了我国成品油稳定供应。并采取有力措施,支持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在境外进行能源资源开发、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对外工程承包、劳务合作以及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等,促进了我国企业集群式走出去。同时提出从2012年起建立并实施境外企业财务巡查机制,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聘请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开展境外企业财务实地巡查工作,加强境外企业财务管理,保障国家利益不受损失,并带动评估行业“走出去”,增强评估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积极探索新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机制,实现制度和管理创新。2011年,注重研究调整新时期财政支持企业的政策思路,探索建立新型企业财务管理机制。在对全国国有企业十年的财务决算报告进行深度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财政部关于我国国有企业十年发展的报告》,从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新时期应当推进的几项重大改革建议。
同时,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国企改革和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创新和“走出去”等,对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提出了要求。去年以来,围绕促进评估行业做优做大做强,企业司提出了加快我国评估行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并积极推进《评估法》出台。会同中评协研究制定了《中国资产评估行业发展规划(2011-2015)》初稿,明确了行业发展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相关政策措施。制定发布了《资产评估机构审批和监督管理办法》,规定了资产评估机构的设立条件、审批程序、后续管理、法律责任等。为大力培养评估高端人才,促进评估行业加快发展,提出了完善评估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制度。